北乡偏远,一连几年里老天总是没什么好脸色,不是水荒就是旱灾,乡亲们的日子很难熬。官府的苛捐杂税收得又多又紧,大家连山上的草根树皮都挖来吃光了,再这样下去,怕是连草根都吃不上了。
吴员外算是本地的富户,平时貌似“铁公鸡”,但真到了苦难的劫口,还是生了怜悯之心。这不,他让下人从粮仓里拉出一车米,要分给乡亲们救急。
乡亲们听说有米分,就争先恐后地往吴员外家赶,直把吴员外家围了个水泄不通,吴员外急了,不知下一步该如何才好。
正愁着,三赖子敲着他的瓦罐子一摇三晃地来了。一看这场面,三赖子急了,吆喝着往前边挤边喊,“让让!让让!”
三赖子平时为人有些霸道,脾气又不好,谁见着他都要躲三分,尽管人满为患,但听到三赖子的声音,大家还是硬让出了一条路来。
三赖子挤到米车前,一个转身,敲了敲破瓦罐子,对大家嚷说:“大家别急,排好队,一个一个来,别挤,不排好队甭想领到大白米!”
听三赖子这么一说,吴员外觉得有理,就放下手中的米勺子,等着大家排队。乡亲们见状,也只得忍住急切,一挪一挪地排起队来。
两口茶的功夫,队排好了,三赖子点点头,又一个转身,把瓦罐伸向吴员外说:“员外啊,瞧,可以发米了!”
吴员外很是感激,连忙伸手舀了满满的两勺米倒进三赖子的瓦罐里。
看着三赖子离去的背影,乡亲们不禁感叹:
为什么来得最晚的是他?最大声喊着排队的是他?最先分到米的也是他?
吴员外没去考虑这些,他只是觉得这三赖子是个人才,第二天,吴员外就把三赖子招了回来,做了管家。